佩斯大学孔院汉语小课堂的大影响

点击上方“孔子学院院刊”关注本公众号

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让我与世界的另一端——美国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结缘,有机会利用两年时间在纽约以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我深感荣幸。佩斯大学孔子学院通过踏踏实实的汉语“小课堂”,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了解中国的广阔渠道。以下跟大家分享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人和一些故事。

01

“我非常感谢佩斯大学孔院”

当我第一次见到Felix爷爷(今年80岁)时,我就发现他是一个中国迷。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我就回答不上来,“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多少人口,占地多少面积吗?”。我诧异于一个外国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后来,他告诉我,他不光对中国地理感兴趣,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教育、交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感兴趣。任何跟中国有关的话题,都能使他变得兴致勃勃。他跟每一位教他的汉语老师说:“请你每周发一段中文邮件给我,任何主题都可以,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

今年是孔院成立的第九年,是他在孔院学习的第七年。他每周至少会来孔院三次,两次上课,一次参加汉语角。如果孔院有文化活动,他几乎也从不缺席。周末他还会花5个多小时学习汉语。中国、汉语已经占据了他晚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Felix(左)在暑期课程结束后,赠花予我

2018年1月25日,孔子学院美国中心发布了“我的孔院故事”征文活动,Felix 提交了征文 。在征文的开头,他说:“当我想到佩斯大学孔子学院在我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积极而令人兴奋的词。我非常感谢孔子学院优秀的汉语老师,感谢他们对我汉语上的耐心帮助。”他还说:“我很享受孔院汉语角的友好氛围,从2012年秋季开始,我每周都会参加一次。我要赞美孔院组织了这么多高质量、内容丰富的汉语角活动,这些主题涵盖地域发展、经济、教育、交通、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电影音乐等等。” 这七年的坚持,他快从“中国迷”变成“中国通”了,任何有关中国的话题,他都可以聊很多。同时他提到了孔院的文化活动,他说:“每年我和我的妻子都会参加孔院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享受精彩绝伦的表演。”“我很高兴跟我的很多汉语老师以及一些中国人成了朋友,即使他们回国了,我们仍旧用邮件保持联系”。在孔院学习汉语4年后,他有了去中国旅游的渴望,2015年11月,他去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旅游,亲眼去看了看他曾在书本和电视里学到的中国。征文结尾,他总结说“我非常感谢孔子学院。他们做得非常好。”

他的文字质朴而真实,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孔院的认可和喜欢。像Felix这样的学生,孔院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认可形成了孔院在纽约的影响力。今年纽约不少大学教授在朋友的推荐下,也纷纷来到孔院学汉语,包括佩斯大学英语系主任Brain、英语系任课教师Rebecca、纽约大学生物学教授Carmen、纽约圣约翰大学化学教授Peter、佩斯大学艺术系教授Jane等等。 

02

“中国是我的第二个祖国”

佩斯大学孔院每周五的系列汉语角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年,在当地小有名气,也圈粉了不少听众。故事一中提到的Felix是其中一位。Neil Levenson也是其中一位。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Neil在佩斯大学孔院参加了HSK二级考试,偶然发现孔院有汉语角活动,便来参加,慢慢地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这一参与便是七年。他说:“我喜欢参加孔院的汉语角,喜欢汉语角丰富多彩的主题,它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还可以锻炼我的汉语水平。”

连续参加汉语角,让他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迷恋,也促使他进一步去探索中国。自2005年至2018年,他曾去过中国13次,每次少则半个月,多则40天。在中国,他走遍了大大小小37座城市,用镜头记录了5000多个美妙时刻,包括中国的大小山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及他与中国人的故事。旅游期间,他也时刻与孔院保持联系,通过邮件分享他在中国的经历与趣事。对中国越了解,使他对中国的爱也愈发浓烈。2018年4月27日,在他第13次从中国返回纽约后,在佩斯大学孔院的系列汉语角“汉语学习者的中国故事”上,分享了他镜头下的中国。当天,美国中文网(Sinovision)来孔院报道汉语角活动,他接受采访时说“我爱美国,我也爱中国,因为中国是我的第二个祖国”。目前他仍旧有每年去中国旅行的计划,他说他要走遍中国。今天,他发微信告诉我:“两周后,我要再次去中国了。回来后,我要继续参加汉语角,这是我跟孔院的纽带。”

Neil Levenson在汉语角上分享他镜头下的中国

佩斯大学孔院的汉语角活动,通过七年的发展与改革,已形成三个品牌系列“融文化于语言教学”、“汉语学习者的中国故事”、“名家系列学术讲座”。汉语角已成为孔院的另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参加,同时汉语角活动也受到了美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如美国中文网、侨报、星岛日报等。

03

“真实中国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好”

2018年4月23日,在美国纽福德高中的一间教室里,美国学生纷纷谈论着他们对中国的新看法。有的学生说,“真实中国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好,中国人比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还热情友好,很高兴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有的说,“北京、上海、南京的现代化真是让人惊叹不已,没想到中国人民的生活如此便利”;有的说,“中国的饭菜非常有特色,我喜欢尝试各种食物”;有的说,“这次经历给了我们很多说中文的机会,让我对自己的中文水平有了实实在在清晰的认识,大大地激励了我学习中文的动力和信心”;还有的说,“中国的高铁很干净很便捷,美国应该引进高铁系统”等等。

4月7日,佩斯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和佩斯大学孔院下属纽福德孔子课堂共同主办了2018纽福德高中生中国行项目。项目结束后,在学校“董事会例会”上,学生们作了“中国行汇报”,分享了他们中国行收获的方方面面,以上只是他们中国行汇报中的一小部分。起初,在组织这次活动时,有一些美国家长存在疑虑和担忧,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但通过这次活动,态度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佩斯大学孔院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行

纽福德高中的校长Louis Manuppelli在活动结束后,特意向孔院写了感谢邮件。他说:“这次中国行为学生们创造了真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条件。我们的学生和领队老师都沉浸在了这种文化体验里。这次经历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更大的热情。因为这次经历加强了他们在对课堂里所学东西的认识,他们将因此成为更好的自己。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支持培养了学生对沉浸式学习的热爱。我代表我们纽福德高中向大家表示感谢,并期待在将来有更密切的合作。”

两位随行家长及带队老师们也纷纷发邮件向孔院描述了孩子们在这次旅行中的成长及变化,对孔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开始期待着下一次中国行活动。

04

结束

佩斯大学孔院从来都不是一个特别的孔院,只是凭借着一届届汉语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和孔院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在不经意间就已深深影响了很多人,慢慢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对中国人的看法,这就是孔院的影响力。也许有时候,我们不能明显地察觉这种影响,但它已然悄悄地发生了。

作者简介

郭瑞芬,东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佩斯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近期回顾

海外见闻丨自带“反差萌”的巴西小城

执教廿三载  倾注一生爱

翻译让我走进中国,国际关系让我爱上中国

我的汉语假期班

案例丨“快乐汉语号”之旅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