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记忆华政学子讲述与圣约翰大学的故事

2002年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推出大型专题片《时髦外婆》,通过采访一些老上海,展示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的时尚生活。其中有一集是讲述当时年轻人们追求的体育时尚,此片中多次提到华政长宁校区的前身——圣约翰大学

视频中的杨人治老先生毕业于约青(圣约翰初中)、约中(圣约翰高中)、约大经济系(圣约翰大学),与圣约翰有着深厚的渊源。而缘分并没有就此停止,受老先生的影响,他的孙子杨业宏对圣约翰也有一种情怀和憧憬。时隔66年,杨业宏考上了华政刑法学研究生,在爷爷当年求学的地方继续学习着。

从小经过爷爷和父亲的口耳相传,“圣约翰”这三个字就像在杨业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他慢慢成长,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他对圣约翰的情感也越来越浓烈。考上华政刑法学的研究生,在长宁校区学习,让他有一种“圣约翰”的感觉。

机缘巧合之下,杨业宏从爷爷当年的同学手中得到了一箱当年爷爷读书时使用的书本和课外阅读书籍,对此他更是如获珍宝。华政青年记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有幸采访到老先生的儿子杨德钧和孙子杨业宏,听他们讲讲记忆里杨人治先生和圣约翰的故事,从这批书籍里带领大家了解当年的圣约翰大学。

问起这批书籍的“机缘巧合”,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兼市文史委员的杨德钧先生和记者说到:“两年前上海历史博物馆展陈大纲出来后征求大家意见,我作为历博的专家顾问补充了两点建议。上海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开放后,外来文化和上海本土文化的融合使上海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而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出版,国立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些博物馆不能不讲。他们接纳了我的建议之后,就开始向公众征集资料,我便在父亲同学的后代圈子里发动了一下。”

在杨德钧先生的号召下,圣约翰校友会纷纷向历史博物馆捐赠关于圣约翰的资料。这批书的原主人,杨人治先生当年的同班同学朱澎德的儿子也很快整理好了这一箱书籍并联系杨德钧先生。但此时历史博物馆已经收到了捐赠的两百多份资料。由于知道博物馆不会展出很多展品,杨德钧先生便建议他自己保存,但朱先生表示希望能把这些书籍捐给更需要它的人。因为是爷爷的同班同学,所以这批书籍也是爷爷当年的教科书,杨业宏知道后便向朱先生表达了他想要这些书的想法。朱先生知道杨业宏的这种情怀后也很大方的转赠给了他。

 “这一个看似比我年纪大的旧纸箱,我好奇地打开了她,蓦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叠叠沉睡了半个多世纪,饱经岁月沧桑的英文书籍,有部分课本和一些课外阅读书籍。我情不自禁地捧起那纸张早已泛黄的书本,这些都是爷爷在读书时阅读过的,睹物思人,时光穿越,往事如烟,孩提时坐在爷爷腿上,跟着老人学英语的情景历历在目。”

——杨业宏

从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圣约翰大学对英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当时除了国文,其他学科都是全英文教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也给新中国造就了一大批外交人才。据杨德钧先生回忆,圣约翰校友会在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外交人才的时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此时大家对知识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圣约翰校友会根据自己的英语优势,借育才中学的校舍开办了一个英文补习班为大家补习英语。“当时父亲上一节课只有1.5元,相当于是免费补习了。那时候大家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对知识求知若渴的程度现在真的很难想象。现在的历史博物馆以前是上海图书馆,那个时候早晨我乘20路公交经过时,图书馆还没有开门,人们都已经排了好长的队。”

在好老师的引导下,当时补习的同学如今也小有成就,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Light & trut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圣约翰大学的校训,这所曾经被称为“东方的哈佛”的教会学校,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在那里,考试70分才算及格,但它依旧寄予着万千学子的憧憬与梦想。正是因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圣约翰大学走出了顾维钧、宋子文、张爱玲、林语堂、邹韬奋、周有光等一大批社会名流。

这些奖章杨人治老先生在视频中都有提到,无论是从视频,还是从这些奖章中都可以看出圣约翰大学对学生体育的重视程度。除了体育建设,学校也一直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建设。学校会教同学们唱教会的歌,大家闲时会一起跳踢踏舞。圣约翰大学的学能学得很好,玩也能玩得出花样。

那时就读的学生除了少数由教会资助的家境比较贫寒的以外,可以说是非富即贵,但,学生们穿着朴素,崇尚体育。讲课方式也相当时尚,时而在教室,时而在草坪,教授亦从来不看学生的背景,即使是显贵子弟也一律平等,严格要求,无丝毫“人情”可言。因此,为社会培育出了多少精英,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尤其是外交领域增光添彩。

——杨德钧

 1953年,随着教育改革,国家对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政治系被并入华东政法大学,外语、新闻、历史等系并入复旦大学,教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也就此消失了。

 虽然圣约翰大学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历史的亮点永存于世。作为华政人,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圣约翰大学,学习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学习它严谨的治学理念,学习当时学生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怀揣对历史的敬仰,让华政在圣约翰的土壤上发展得更好!

(源:华政青年)

责任编辑|宫小娟

版面校审|赵敏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