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早参2018年12月12日
气象信息:
周三、周四,沈城的气温变化不大,白天的最高气温都在-4℃上下,相比于上周,气温有小幅回升,室外体感要好很多。但早晚的最低气温仍在低位运行,在-13℃~-15℃之间,寒冷依旧,不要轻易减少衣物。
到了周五,最高气温升至冰点附近,最低气温也大幅上扬,有望来到-10℃以上。到了周末,最高气温甚至会回归0℃以上。请大家关注最新的气象信息,注意着装,虽然酷寒之势稍有缓和,但温度总体依然较低,防寒保暖仍旧是此时的主题。最后要对打算洗车的朋友说,想洗就洗,未来一周没有雨雪。
简明新闻
1
民企科技创新平台达到国家级奖励200万元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前不久,《沈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作为具体落实这一政策举措的单位之一,沈阳市科技局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
对引进的外埠重大
科技成果项目给予重奖
沈阳市支持企业获得专利,对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和2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以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业创新技术为核心实施百项重大研发项目、百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双百”工程。对“双百”项目给予研发补助、中试转化服务、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支持。对引进的外埠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按照研发投入的50%给予经费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沈阳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给予后补助资金支持。同时,针对入库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整合协调相关政策和资源,扶持其快速成长壮大。
建市级重点实验室
最高给予50万元补贴
沈阳市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建设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择优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按照实施绩效,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联盟。
鼓励重点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购买科技服务,可以创新券形式获得最高20万元的无偿补助经费,其中技术服务金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不超过60%的比例核定支持;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最高不超过30%的比例核定支持。对重点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运营机构等条件平台服务机构,将依据绩效考评情况择优给予后补助资金支持。
创业创新载体最高可补100万元
支持创业创新载体建设。根据孵化设施、孵化能力及孵化成效等情况,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按照相关建设经费的50%择优给予后补助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沈阳市加快推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工作。对新增的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择优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经费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30万元的经费补助。
联席会议制让成果转化“无缝”对接
沈阳市充分发挥市长—大学校长(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制度的桥梁作用,进一步畅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进去”、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出来”的通道。推进沈阳市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大学等全面战略合作,引导优质创新资源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发展。定期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组织沈阳市企业参加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青岛能源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各类对接会近20场;组织全市创新主体积极参加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等大型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成果来我市转化产业化。2018年在沈阳创新天地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1239项科技成果与1302项技术需求交互对接,有54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库入库项目1446项
沈阳市十分重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筛选出全市具有较高创新水平、较高成熟度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中试转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催生一批科技型企业,本地转化一批创新成果,以“需求定制”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托科技创新管理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调查统计工作,摸清在沈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的情况,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库,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储备和科技成果转化报告作为对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目前入库项目1446项,驻我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科研单位在辽宁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6项,其中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55项,占辽宁省转化项目数的62.6%。
2
入冬感冒 患儿“扎堆儿” 防病需警惕 干燥和劳累
进入冬季以来,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儿童“中招”。沈阳各大医院门诊中,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明显增多,症状以高热、咳嗽为主。专家提醒,降温期赶上不少学校的期末复习期,孩子压力过大、睡眠不足也容易降低免疫力,应注意劳逸结合。
干燥加劳累当心感冒“趁虚而入”
近日,记者在中国医大一院、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儿童医院等大医院门诊走访发现,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明显增多。不少患儿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所在的学校里因感冒发烧请假的学生也有所增加,但目前临近期末,请假容易影响学习,所以也有一些轻微咳嗽的学生选择带病上学,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孩子。
市儿童医院的专家提醒,每年冬春都是流感病毒高发季,冬天的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容易导致病菌的快速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干燥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防流感应做到以下几点。
整顿肠道:人体肠道存在的益生菌能促进消化、消除毒素,帮助提升免疫力。
减少焦虑和压力:孩子生活、学习压力大会引起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上升,导致免疫系统反应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留出休息、娱乐时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睡眠充足:儿童每天需要10-14小时睡眠时间,而且需要在没有夜灯的黑暗环境中,才能保证褪黑激素分泌,使他们得到充足休息,从而增强免疫力。研究证明电磁频率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家长尽量不要在儿童房间内摆放电子设备,或者在睡前拔掉插头。
添减衣物:注意给孩子适时加减衣服,以免过冷过热。
接种疫苗:对一些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的人群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五类人患流感易“加重”需警惕
近日,在沈阳市卫生计生委健康科普堂中,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呼吸专业主任医师王晖也向市民发出提醒:入冬后东北地区开始进入流感的多发期,一定要谨防流感。王晖介绍,流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少数重症流感病例病情进展快,可能引起死亡。
王晖提醒,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的流感患者主要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2岁以下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者;妊娠期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的人。上述人群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务必注意休息,及早就医。
3
2019年寒假从1月17日开始
12月10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2019年寒假放假时间确定:
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寒假假期从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起,2月28日(星期四)止,3月1日(星期五)开学,共计43天。
普通高中学生,假期从1月24日(星期四)起,2月28日(星期四)止,3月1日(星期五)开学,共计36天。
传奇盛京
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364期:天眷盛京之龙抬头日的盛京“吹城”胜事》
天眷盛京龙抬头日的盛京“吹城”胜事
在中国的民俗中,最热闹吉祥的日子莫过于春节了。不过,在当时的盛京,人气最旺盛、消费最火爆、场面最热烈的日子,并不是大年三十,也不是大年初一或正月十五,而是二月二。
二月二这天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从农历二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十五,清代盛京官府要发放上半年的钱粮,这期间二月二既是节日,又是欢乐的顶峰。
发放钱粮的消息,是通过在城头吹螺号的方式来传播的,从二月初一到二月十五每天早晚各吹一遍。这也是盛京城的独创,历朝历代所绝无仅有。12个吹螺人分别站在盛京城八座城门楼和四座角楼上,同时吹起八旗军在战场上使用过的“冲锋号”,把悠长而庄严的螺号声,传遍盛京城内外。
“吹螺手”必须是八旗军中战功显赫或者有威望的人,其地位仅次于清廷盛京官府的达官显贵们,且可以世袭,对于承袭“吹螺手”的人,不再考核战功,但必须品行端正,没有劣迹。有如此骄人的身份,每年只有一次表现机会,传递的又是全城渴望听到的声音,这12名“吹螺手”怎能不使足力气,让螺号声更加悦耳和嘹亮!
能够享受清廷官府钱粮待遇的,是满族、蒙古族、汉族的“八旗”人家,螺号是吹给他们听的,城外的“旗民”一大早就拉家带口,赶着马车、骑着毛驴、推着手推车、挑着担子,从四面八方涌进盛京。据史料记载,农历二月初一那天五更之后,盛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们,也开始陆续向各个城门集中。
这时各个城楼也早已粉饰一新,城墙上的旗幡随风招展。时辰一到,大街小巷已是人山人海,当衣着华丽的“吹螺手”们吹响浑厚而悠长的“螺号”,整个盛京城沸腾了。“旗民”开始排号候号领取钱粮,这是“旗民”一年之中最为风光的日子,他们不仅来领取钱粮,更是在展现自己的身份,将体面、特权和荣耀充分表达。这样的情景,清末文人缪润绂在《沈阳百咏》中曾有描绘:“十二城头雁阵遥,吹螺人又上今朝。边声直挟风声涌,早晚分明两度潮。”
排队的过程当然很拥挤,很漫长,但他们极具耐心,心态良好,这些衣着鲜亮、满面春风的“旗民”甚至无论认识与否,逢人便友善地微笑、点头、打招呼。暂时排不上号的,也不急不恼,赶上“饭口”的,便走进饭庄、饭铺打个牙祭;时间更充裕的,就到茶馆、戏园子消遣消遣;当天领不上钱粮的,就去找熟识客栈、旅馆下榻安歇。领到钱粮之后,“旗民”更有心情去逛各个商家店铺,购买一年中所需要的各种日用品。
经过一天的预热,二月二这天盛京的热闹达到峰值,不仅“旗民”们兴奋,没资格领取钱粮的盛京百姓也纷纷出来凑热闹,盛京城如同再度过大年,不,应该说是胜过过大年。这一天的购买力居全年之冠,人们像流水一样涌入商家,各家店铺都要抓住良机,有的店铺还张灯结彩,在门口耍大头人、舞狮子招徕顾客。
二月初二这天,盛京城的皇亲国戚家们在起床前,要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二月二当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理发,老满族人讲究“年年剃龙头,宝宝长大成人定会龙腾虎跃、金榜题名有出息”,谓之“占鳌头”。阿哥、格格们剃龙头也是为使这条神龙早抬头,皇家特别重视二月二,一定要早起,赶早剃龙头。
而汉族人也有二月二才剃头的传统,则是另一种原因。据民俗专家考证,由于当年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沈阳发布了“剃头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头,就表示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则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
不过,经过多年的演变,“二月二剃龙头”在汉族人中也产生了不少表达美好愿望的谚语,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大财小钱往家流,好运刚刚起了头”。
民间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黄帝诞辰日,而在星象上,在冬春之交有“东苍龙”星象显现,民间也就越发相信“龙抬头”一说。多种机缘巧合,多种认同叠加,终于将“龙抬头日”转化为盛京的第一盛事。
“吹螺手”在城头吹响了振奋人心的螺号。李斌维画
满族人对乌鸦的崇拜,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乌鸦救努尔哈赤的传说。“龙抬头”之时,盛京城里的乌鸦也会受到人们的厚待。
(未完,待续……)
重磅!沈阳农民工将纳入住房公积金,还有购房补贴!
住在的城市的宝宝们
大家每天工作累成汪
吊着一口气也要努力工作
为了啥?
都是为了讨生活
虽然大家嘴上不说
但是
小编相信每一个
在城市中打拼的灵魂
都希望有一套自己的
房子
不少外来务工的宝宝
要是能在沈阳买房扎根
心中的漂泊感
就会减少很多
想要来沈买房的外来务工宝宝们
紧急集合!
小编要说一个好消息了!
▼▼▼
辽宁省住建厅表示
已下发
到2020年
各县城、新城新区商品住宅
库存去化周期回归到合理区间
然而最让人振奋的是
咳咳咳
小编要划重点了!
▼▼▼
在购房方面,
农民进城购房给予优惠补贴,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购房折扣,
引导商业银行为农民购房提供
更优惠的贷款政策和金融服务
还将用好住房公积金
支持农民工贷款购房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
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并要求各县(市)每年
至少要举办一次房交会
出台房交会优惠补贴政策
支持居民购房置业
新城新区可采取
网上房交会、大篷车等
更加灵活的方式
举办各类房交会
小编今天早晨翻报纸的时候
看到这条辽沈晚报的新闻
简直两眼放光
公积金贷款不仅利息率更低
而且能贷款的额度更大!
有了住房公积金
买房子就更easy了
相比较于高昂的商业住房贷款
住房公积金贷款
就合适太多了!
各位父老乡亲们
赶紧燥起来啊!
▼▼▼
此《方案》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县城和新城新区房地产去库存。根据其中内容,通过壮大新城新区产业园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县城和新城新区的吸引力,并探索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企业团购或长期租赁库存商品房用于职工宿舍。
另外,将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特色旅游,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房改造为孵化器、创客空间、电商企业等用房,将库存非住宅类商品房转为研发办公生产性服务业、旅游、养老、文化等专项地产,并享受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
另外
方案中还提到
▼▼▼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新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加快交通、学校、医院、商业等
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增强购房的吸引力
《方案》中提出
各地要建立健全
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体系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
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
市场房源充足、库存量大的区域,
棚户区改造可继续推行货币化安置
消化库存商品住房
同时要求各地区尽快编制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县域和新城新区住房的建设总量、供应结构、空间布局和开发进度等作出统筹安排。从新开工、施工、预售等环节加大管控,控制商品房增量,消化商品房存量,保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
根据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对去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18个月至36个月的,要减少供地;6个月至12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供地,加快供地节奏。
看完之后
开心吗?!激动吗?!
赶紧分享
让更多人知道!
内容来源:沈阳网综合媒体平台
导入文章
沈阳帮法律顾问
刘杨律师
上海市海华永泰(沈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刘杨律师是沈阳帮常年法律顾问,她不仅法律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而且热心,她愿意为助力沈阳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请记住:律师就在你身边! 她的联系电话:18240007899(微信同步)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沈阳帮 帮天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