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去往达特茅斯学院的满分女孩

彭栩如,小学二年级从广州转学到上海,小学四年级随做访问学者的妈妈在德州的拉雷多小镇呆了一年后又回到上海,就读了两年体制内初中后,转学到平和继续初中学业,自此一路升入平和高中。从小学到高中,在这三个城市、五所学校之间辗转的彭栩如也没想到,平和最终成了她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更没想到明年有机会从这里出发,去达特茅斯学院开始又一个崭新的四年。

 

广泛尝试 扬长避短  

刚升入高一时,我在学习上其实还抱着半玩半学的态度。那时学校课程其实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选择:例如世界历史、哲学、视觉艺术、艺术史等选修课。当很多同学选择集中精力放在少数几门课上时,我却竟然抱着想要了解新学科的好奇心,人文学科之外,物理、化学、生物也一门没drop。当然啦,作为一个理科薄弱的学生,这样的选择使我的成绩惨不忍睹…….不过这一年的经历倒是在高二前选课时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对大部分学科都有了基础的了解,并且真正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长处。由于选课时遵照着扬长避短的想法,后几学期的学习相对顺利些,我不仅得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爱的科目中,还得以保持了“美观”的IB满分成绩。此之外,也能够腾出时间放在课外活动、准备标化考试、修习AP文学等等其他方面。

找到真爱 保持思考  

地理是我在申请达特茅斯时填写的专业方向,也是我选择ED它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达特茅斯有常春藤盟校中的唯一一个地理专业;校园环境和地理位置也都很亲近自然……)。

记得高二开始时,我还对未来的专业方向毫无想法。建筑、心理学、社会学、艺术方向都考虑过。直到高二下学期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对地理的热爱。究竟是怎样对它产生兴趣的?我还真不知道。也许是受曾担任水利工程师的爷爷和奶奶的影响、也许是受GEO和ESS(环境科学)课堂上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的启发……总之是个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过程。

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和好友“三三”聊起全球变暖、环境保护的问题,两人都坐不住了!那天以后我们建了一个环保社团。直到这时,我也才正式开始了对于未来专业方向的深入探索和学习。

通过社团活动,我们做了许多实地考察。我们访问过上海的一个垃圾焚烧填埋场,目睹了上海每天两万多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是如何通过填埋、焚烧处理的。这次访问也激起了我对于改善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的兴趣,和社员一起开始了校园里的废瓶回收、书本回收等活动。

在自己的社区里,我也做了关于社区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调查,再把得出的一些结论运用到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从而让更多人参与。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参加了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讲习班。当时碰巧在朋友圈里看到宣传,它本来只接受各高校的研究生,我直接写了封邮件给主办方,意外地被接收了(感谢孙老师),成为了全场唯一的高中生。在这两周时间里,我参加了五位教授主讲的研讨会,还与七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了组员,甚至有幸在最后代表全组进行了演讲,至今印象深刻。

美国大学对于学生选择某个专业的理由、背后的故事及课外学习的经历十分看重,很多大学都会问“why major”,例如加州大学就要求我们“describe how you have furthered this interest inside and/or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所以呀要多把握课内、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动和学习机会,如果没有现成的机会,那就自己创造机会

达特茅斯有一篇附文书“……celebrate your curiosity”,让我们讲讲自己的好奇心。在这篇300字的文书中,我讲了自己学习哲学时的一些琐碎、不成熟的思考。哲学与IB TOK课程有点相似,却涉及了对更多方面的探讨。还记得高一的时候,我根本完成不了哲学的阅读任务,到了高二,我开始逼着自己每周“啃”个30页的原著,勉强过关。虽然在平时课堂上,我思路转得太慢,总是插不上话;但写各种小论文的时候,我得以充分思考、充分展开自己的观点老师也会通过评语与我交流。我很享受这一过程。刚开始觉得哲学理论很抽象,后来发现它也可以很贴近生活。最近我在读密尔的《论自由》,书中的观点也激发了我的反思:自己是否也在日常的讨论中带有了太多成见、太少包容呢?

培养特长 探索兴趣 体验人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练了八年花样游泳当时是上海市的二线队员。同时兼顾学业和体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升入高中时,一方面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一方面也想要把重心放在学业上,我不得不退出了训练。其实那几个月真的是我比较低落的一段时间。以前总感觉体育生“自带光环”,在各种软实力的竞争中总能胜出一筹。停训以后突然发现自己仿佛就一无是处了。

后来逐渐明白了特长是需要发展、培养;而兴趣是需要花时间探索、寻找的。于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各种机遇,我成为了各领域中的新手,也渐渐有了很多新的爱好。摄影、玩胶卷相机、画画、滑滑板、看展、长跑、打飞盘!也学了西语、学会了做tapas和churros。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体验

申请季过后,我学到了以下几件事:

1)不要惧怕否定:无论是重写EE、IA还是收到拒信,都只是帮助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已;

2)多尝试、多探索,把握机会、创造机会;

3)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有想法不要拖!尽快行动,把握当下!

4)多与同学分享、交流:资源大家一起共享,文书想法多交流,总会有不同的启发。(我主文书的结尾部分就是基于“三三”同学的建议才写出来的)

突然想起初中那会读的《八月长安书》里的话,意思大概是说高考就如每个人人生中的一座小山,离得近时,它高大得足以把人压垮,但当跨过山丘,走远了再回望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它只是人生中数多山丘中的一个,是那么的矮小、不值一提。虽然备战高考和我们的申请季长跑有些许不同,但感受却相通。

感谢达特茅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激励我去更加努力完善自己。好想赶快回家乡吃肠粉,好想回到久别的花游队,好想补完欠了好久的哲学和小说的阅读,再认真管管最近被耽误了的社团!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顺利越过自己人生中的这座小丘。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