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传记10月19日圣十字保禄StPauloftheCross苦难会会祖
.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堂区动态
圣十字保禄(St. Paul of the Cross)苦难会会祖
苦难会创立人圣保禄,原籍意大利热那亚,一六九四年诞生。父母都是热心的教友。保禄童年时,母亲常给他看耶稣的苦像,并向他解释吾主的苦难。父亲常向子女朗诵圣人列传。所以保禄自孩提时代起,已耳濡目染,特别恭敬耶稣的苦难。为了追随耶稣甘心受难的芳表,自十五岁起,已开始度著减睡、守严斋、克身的生活。夜间睡在地板上,半夜起床默想祈祷。他的弟弟若翰也随他度同样的生活。保禄也集合若干志同道合的青年勤操各种苦行,其中有些青年后来也弃俗修道。
保禄立志献身事主,放弃富裕的家产。自一七一五年起,他连续数年在家里默想祈祷。一七二O年夏季,他三次在神视中看见一件黑色的会衣,中间用白线绣成耶稣的圣名,圣名的周围绣着白色的十字架。第三次神视中,圣母显现给他,嘱他创立修会,会士应每日默想耶稣的苦难,保禄便向主教申请,准予设立修会。主教征询若干神师的意见后,批准保禄的申请。
保禄独居小室守斋静修,着手起草新修会会规。这部会规,至今仍为苦难会会士遵奉著。
保禄静修期满,赤足步行往罗马。可是在罗马没有人认识他,申请批准修会的程序无法进行。保禄改往亚瑾泰洛山,和他的弟弟若翰隐修了一个时期。
保禄第二次去罗马,领受神品,并获得教宗核准,收纳为初学修士。
保禄和若翰兄弟两人着手召集会士。但因会规太严,许多人都中途退出。加上时局不安,疫病丛生,会务不易推展。到了一七三七年,苦难会第一座修院正式成立。一七四一年,教宗本笃十四世颁诏批准会规。
六年后,修院增至三座,苦难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该会的名声已传遍意大利全境。
圣保禄亲自往各地,传扬耶稣苦难的宝训。他讲道时,手里拿着苦像,声泪俱下,当众以苦鞭笞打自己的身体,代众人作补赎。任何铁石心肠的罪人莫不感动,悔罪之心油然而生。某日,有一个军官听了保禄的讲道,高呼道:「神父,我身经百战,从来没有皱过一下眉,今天听了你的讲道,不知道为甚么会浑身发抖起来。」
保禄每次讲道完毕,坐在告解亭听告解,指导信友趋善避恶,修德成圣。
一七六五年,保禄的弟弟若翰逝世。他们兄弟手足情深,保禄非常悲悼。兄弟二人数十年来形影不离,出入相共。只有一次,两人发生过一次小小的误会,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若翰当面赞扬保禄,保禄生性谦逊,听了勃然大怒,斥责若翰,若翰连忙向保禄谢罪,两人于是和好如初。
一七六九年,苦难会由教廷正式批准。保禄目睹会务蒸蒸日上,心里很欣慰。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深愿辞去会长职务,独居隐修,可是全体会士一致挽留,坚决要求他继续治理会务。
一七七一年,保禄创立了苦难女修会。
一七七五年十月十八日,保禄逝世,享寿八十岁。一八六七年,荣列圣品。
北美洲殉道者(The Martyrs of North America)
一六O八年,两位耶稣会士伯多禄比亚和马珊由欧洲启程,横渡大西洋,在加拿大登陆,向印第安人传教。两人分道扬镳,马珊住在森林里,比亚住在城里,向印第安人学习当地方言。一年后,他们编了一本要理书,开始向印第安人讲解要理。那时候,又有两个耶稣会司铎和一位辅理修士加入传教的阵营。
一六六三年,传教被海盗破坏,一度停顿。马珊神父被迫返国,可是福音已在新大陆建立了桥头堡。
一六一五年,方济各会也开始在加拿大传扬圣道。三位耶稣会会士也在那一年到了魁北克。这三位耶稣会士,一位是重踏新大陆的马珊神父,其他两位是新的传教士:贝巴神父和雷利蒙神父。贝巴神父在法国路恩修院读书时,身体非常瘦弱,想不到在短短几年内,锻炼成为体格魁梧结实,吃苦耐劳,劝化胡隆族印第安人的伟大宗徒。
贝巴和一位方济各会会士、一位耶稣会会士,共往胡隆族的地区传教。有时水流湍急,小船无法航行,他们就背着小船涉水步行。不久,别的传教士调派到别地去工作,只剩贝巴一人留在胡隆族地区。可是胡隆族人非常迷信,他们把一切天灾人祸,都归咎于贝巴。他们最害怕的是贝巴房屋上面的那尊十字架,因此传教的成绩平平。
一六三二年,又有一批耶稣会会士到加拿大,领导人是勒锐纳。勒锐纳本是新教徒,后皈依天主教,办事能干,他认为传扬圣教不是少数传教土的事,法国天主教徒人人都应参加。所以他写了几篇报告寄回祖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久,大批男女修士纷纷响应勒锐纳的号召,由法国到加拿大来。
胡隆族每年到魁北克市集买卖货物,他们同意并准许贝巴、但尼尔、谭洛三位神父到他们的地区传教。贝巴给保守教友用胡隆方言讲要理,但尼尔教儿童唱天主经。
那一年,天气奇旱,巫师作了几次法事,毫不见效。贝巴就劝大家做九日敬礼,祈求天主。到了第九天,甘霖沛然而降,胡隆人见了非常感动。传教士对成年人付洗,非常谨慎,不敢草率从事,怕他们没有坚固的信德。但临终的病人,立即就付洗。孩童很容易接受信德的真光,受洗的很多。
传教士决定在魁北克创建印第安人的修院一所,以培植基层工作人员,大规模展开传扬福音的工作。
一六三O年,又有五位耶稣会会士到了加拿大。其中两位日后获得致命的荣冠:日格和加尼亚。日格是法国奥尔雷人,十七岁入耶稣会初学院,晋升铎品后,来加拿大传教。加尼亚是巴黎人,十九岁入耶稣会,一六三五年领受铎品,自动申请赴加拿大传教。
胡隆族捉拿了一个敌人,用酷刑将他处死。贝巴神父在行刑前不久,给死囚付洗。临终时,站在旁边安慰他。
新来的神父加入贝巴的传教阵营。那一年,疫病流行,巫师说,这些灾祸,是外国人带来的。
一六三七年五月,贝巴写信给总会长道:「我们传教的成绩很好,今年领洗的人超过二百。人们现在都知道:我们传教士,不是到这里来作买卖的,我们绝对不谋求物质的利益,只求拯救灵魂。」
不料,过了一个时期,印第安人对传教士突然采取仇视的态度。各部落开会讨论,传教士一律处死刑。贝巴请各酋长来参加「永别」的宴会。酒醉饭饱,贝巴发表一篇演说,众人听了,觉得传教士没有犯罪,就准他们恢复自由。
那时候,在另一个地点,创立了第二个传教中心,负责人是雷利蒙神父。最初几年,传教工作是很困难的,领洗的人不大多。
传教士认为:收获是有代价的,殉道烈士的鲜血是基督徒的种子。他们求天主赏赐他们多受些苦难,换取更多人的灵魂得救。
一六四二年,传教士代胡隆人赴魁北克购办粮食衣服,中途遇伏,被依鲁克族所俘。依鲁克族是胡隆族的死敌。被俘者为日格神父和他的助手古比,二人被乱棒打得半死半活,头发、胡须和指甲连根拔下,食指斩断。九月廿九日,古比第一个遇难,那一天,他在一个孩子额上划十字圣号,被守卒看见,用利斧砍死。
日格度了一个时期的俘虏生活,被荷兰人救出,用船运回祖国。他的手指已斩去,无法举行弥撒。教宗乌尔巴诺八世破例特许他照常献祭,说道:「为基督流血的烈士,要是不能领基督的圣血,那简直太不公平了。」
日格的英雄精神是惊人的。一六四四年,他又搭船到加拿大,先在孟脱列尔工作,等候机会回到胡隆族地区去。可是旅途的危险一天比一天增加,胡隆族的死敌依鲁克人到处埋伏间谍。
那时候,依鲁克人拟与法国人议和,日格被派赴依鲁克族地区商谈和约的条款。他带了一箱圣礼用品去,寄存在那里,准备将来回到胡隆族去时,顺道去取。不料,那一箱圣物竟使他得了杀身之祸。那一年,依鲁克人农田歉收,他们认为一定是那箱圣物作祟。
日格第二次探访依鲁克人,当场被捕,死于利斧之下。第二天,他的同伴雷兰也被土人用利斧砍死。
那时候,胡隆人纷纷皈依天主教。不幸,依鲁克人大举入侵胡隆族的乡村,逢人就杀。一六四八年七月四日,依鲁克人进攻德诺村。尼尔神父正在堂里做弥撒,因情势危急,连忙给保守教友付洗。领洗的人太多,但神父将手帕浸在圣水里,给他们一一付洗。依鲁克人渐渐迫近圣堂,但尼尔嘱教友快快逃生,自己坦然留在堂里,箭矢如雨射来,当场壮烈牺牲。
一六四九年三月十六日,依鲁克人进攻第二个传教中心。贝巴神父和雷利蒙神父当场被捕。先是雷利蒙神父在巴黎发圣愿时,除了普通三圣愿外,还发了「为印第安人牺牲生命」的圣愿。这个圣愿,在十四年后真的完全实现了。
贝巴在乱棒下遍体鳞伤,还是口口声声苦劝在旁的教友坚守信德,切勿背教。人们用烧红的斧头烫灼两位神父的腋下和腰部(那时其中一位的双手已被斩去 ),用烧红的铁链套在他们的头上,再用浸透松香的树皮包在他们身上,点起一把火,慢慢地灼烧。当二人的痛苦达到极点时,雷利蒙神父举目向天,喃喃祈祷上主;贝巴恍如岩石一般,一些表情也没有。过了一会,贝巴向刑吏和被俘的教友讲道。刑吏将他的嘴塞住,鼻子割去,嘴唇撕裂,再用沸水浇在贝巴和别的殉道烈士的头上。最后,再把神父的肉一大块一大块割下,放在火上烧熟,又把他们的胸口挖了一个大洞,把他们的心挖出(那时二人还没有死)。
迫害的风潮蔓延各地。一六四九年年底,依鲁克人侵入加尼亚神父的传教区。加尼亚早已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连忙赶往教友家里,听告解赦罪,给孩童和保守教友付洗。他正在这样忙着执行司铎的神圣职务时,依鲁克人到了,一剑把他砍倒地上。加尼亚还勉强站起来,给旁边一个临终的人讲几句道理。可是伤势太重,三次站起,三次跌倒。一把利斧将他的脑壳击碎,送给他致命的荣冠。
沙贝纳神父恰巧出门在外,闻讯立刻赶回,中途被暴徒杀死。沙神父传教的才能比别的传教士略逊,他没有学习方言的天才,不大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可是他有的是毅力。为了发奋克服一切困难,他在圣体前发了圣愿,立志坚守岗位,一息尚存,永不撤退。
这些殉道烈士绝对没有预料到:他们遇难后不久,信德的种子,在这些部落中开花结果,最仇视天主教的人也集体领洗入教。连杀戮殉道烈士的刽子手,也放下屠刀,皈依天主教。
一六四二年至一六四九年间,北美洲殉道烈上姓名列下:圣贝巴、圣日格、圣但尼尔、圣雷利蒙、圣加尼亚、圣加巴纳、圣古比、圣雷兰,以上诸烈士于一九三O年列入圣品。
圣伯多雷默、圣路爵及一位无名殉道者(SS. Ptolemaeus, Lucius and another)
本瞻礼纪念的烈士共有三位,他们遇难的经过情形,圣儒斯定叙述如下。
罗马有一个妇女平日生活放荡,后来被伯多雷默劝化,悔过自新,皈依天主教。她劝丈夫改过,丈夫不听,向官厅检举伯多雷默。伯多雷默被捕,羁押狱中。他在公庭承认教徒的身分,法官宣判死刑。旁听的人中有一位教友路爵当场提出抗议,质问法官道:「这个人根本没有犯罪的证据,你怎么能判他死刑?」法官道:「听你说话的口气,一定也是教徒。」路爵直认不讳,也被判死刑。
与伯多雷默、路爵同时执行死刑的,还有一位教友,姓名不详。
圣华路、圣妇克拉巴达(SS. Varus and Cleopatra)殉道
玛西米诺皇帝执政时期,埃及有一个兵士华路往监狱探访七位信教的隐士,供给他们食物。一位隐修士瘐毙狱中,华路代替他的位置,饱受酷刑,壮烈牺牲。
华路的遗体被一位信教的妇女克拉巴达藏在一只木箱内,运到家里殓葬。克拉巴达的儿子若望长大成人,参加军队。克拉巴达就在华路的坟墓上造一座小堂,请这位殉道烈士特别保护他的儿子(因为华路也是兵士出身)。圣堂落成,克拉巴达和若望将华路的遗骨供列祭台的圣龛中,当夜若望患急病去世。克拉巴达把尸体抬到堂里,放在祭台前,求天主赏赐她的独子复活。到了第二夜,她身体疲倦,昏昏入睡。在睡梦中,看见华路满身发光,一手拉着若望,二人身体腾空,克拉巴达连忙拉住儿子的脚。华路低头向克拉巴达道:「我不是代你转求了天主,赏赐你儿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吗?现在他已获得了永生的幸福,永远不会死亡了。」克拉巴达道:「你说的很对。可是我求你让我跟你们一起去。」华路道:「不。你的时候还未到,你再等一会儿,我们会来接你的。」
克拉巴达将若望的尸体埋葬在圣堂里,继续度克苦的生活,修务圣德。七年后安逝,她的尸体也埋葬在圣堂里。
圣爱平(St. Ethbin)
圣爱平十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送他到圣沙迦那里教养,后来在不列颠尼弃家修道,拜圣文华洛为师。
有一天,文华洛和爱平师徒二人在路上走,看见一个痳疯病人躺在路旁。爱平对文华洛道:「我们应当怎样帮助这个可怜的人呢?」文华洛道:「照宗徒们一样做,命他起来走。」爱平真的命痳疯病人起来,那个病人立刻完全好了。
不列颠尼发生战争,爱平往爱尔兰隐居,二十年后逝世。生平显有神蹟甚多。
圣亚基利诺(St. Aquilinus)爱福来主教
六二O年,亚基利诺生于巴安。年青时,在宫廷供职,参加多次战争。四十岁时,征得妻子同意,分别弃家修道。
圣基利诺在爱福来住了十年,修务圣德。爱福来主教圣爱德诺去世,遗缺由圣基利诺继任。他在主教大堂旁边,造了一间小屋,一有空间时,就一人在小屋里默想祈祷。他常显发神蹟。
圣基利诺晚年双目失明,六九五年去世。
圣女费德维(St. Frideswide)童贞
圣女费德维是英国田登王的女儿,自幼矢志守贞,献身事主。邻国国王亚加见费德维容貎美艳,想娶她为妻。费德维逃到牛津,住在一间猪棚里。亚加四处寻访,天主罚他双目失明;他悔罪后,才恢复视觉。
费德维在树林里建了一间小屋隐修,七三五年逝世。死后显有神蹟甚多。牛津奉圣女为主保。
真福多默皮维利(Bl. Thomas of Biville)
一一八七年,真福多默生于诺曼田的皮维利城。学业完成,在本乡教书,同时给儿童讲解要理。他的生活与隐士类似。
公当主教祝圣多默为六品副祭。他赴巴黎研究神学,晋升铎品。
多默白天讲道训诲教友,夜间大部分时间祈祷。他周游各地,探访病人,劝化罪人。一二五七年十月十九日逝世。
多默的尸体葬在圣堂里,革命期内,圣堂改成官厅办公室。一七九四年七月十三日,公当副主教、本堂司铎和几位教友,夜间秘密到堂里将多默的遗骨取出,藏在邻地圣堂。一八O三年,迎回公当盛礼安葬。屈指算来,多默去世到现在已有七百年,他的骸骨至今还保存在公当圣堂内。
真福斐理伯贺华(Bl. Philip Howard)殉道
诺福公爵斐理伯贺华年青时信仰新教。一五八一年,他在伦敦塔监狱听了真福爱德门冈宾和新教徒辩论宗教问题,思想发生转变。一五八四年,夫妇二人共同皈依天主教。
斐理伯因同情天主教,被当局监视,一度丧失自由,他计划逃往欧洲大陆。临行时,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信里有几句话:「肉身与灵魂不能兼顾;与其丧失永远的灵魂,毋宁牺牲暂时的肉身。」不幸,当局对他的行动早已注意。他一上船,就被截回,解往伦敦,羁押伦敦塔监狱。四年后,判处死刑。
斐理伯的死刑裁判,搁了六年才执行。斐理伯要求行刑前,与妻儿作最后一次会面。官厅以斐理伯参加新教宗教仪式为交换条件,同时表示:假如斐理伯肯接受这条件,非但可以与妻儿会面,并可获释出狱。斐理伯不肯。一五九五年十月十九日为主致命,享年三十八岁。
斐理伯度了十年的牢狱生活。他归化天主教后,致力翻译宗教书籍,传扬福音。在狱里每星期守大斋三天,每天早晨五时起床祈祷。行刑前,他预先写好一封遗书:「我度了这样长的牢狱生活,现在快要执行死刑。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坚守天主教信德道理的原故。」
伦敦塔监狱墙壁上有一行字是斐理伯用刀雕刻的,上面有日期为一五八七年五月;另外有一行字,是一个天主教的囚犯在斐理伯壮烈牺牲后雕刻的。参观伦敦塔的游客现在还可以看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