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院长,15条育儿黄金法则养出孩子坚毅品格
斯坦福大学院长朱莉·莱思科特-海姆斯,在一项TED演讲中提出了下面这15条黄金法则,帮助孩子独立成长为更好的人。
哈佛大学的同一项研究发现,那些那些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他们的失业率、犯罪率,甚至是离婚率,都低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
那么,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做哪些家务呢?又该如何鼓励孩子做家务呢?之前我们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在美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全年龄家务活清单列表。
比如2-3岁的孩子,可以帮忙整理玩具、收拾绘本、喂养宠物……虽然他们的帮忙更像是“捣乱”,但孩子学着做的不仅仅是家务,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意识。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以700位美国孩子为样本,跟踪研究了他们从幼儿园到25岁的成长轨迹,发现在幼儿园时的社交技能,成为20年后他们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培养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比如自我介绍、会道歉、会寻求帮助、遵从指令、接受被拒绝、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孩子应该在幼儿期间学会的社交技能。
加利福尼亚大学一项针对6600名儿童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
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只要相信好的事情,它就一定会发生。父母或教师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更有可能激励孩子把期望变成现实。
所以,就算是开玩笑,也要尽量给孩子贴一些负面的标签。比如,你真是太笨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之类的评价,都不利于孩子的积极自我暗示。
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起冲突、有矛盾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糟糕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真相:
离婚不会对孩子造成恶劣影响。特别是,如果双方和平离婚,双方都经常陪伴孩子,孩子同样会健康成长。
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经常起冲突、吵架,即便家庭完整,依然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发现,早期掌握的数学技能,不但影响孩子的数学成绩,甚至对阅读技能也有影响。
在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数学技能,很有可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优势。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字、顺序和其他基本数学概念的知识,我们之前也写过不少文章。其中最推荐的,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启蒙游戏,带动孩子爱上数学。
2014年的一项对243个贫民新生儿的研究发现,那些与父母亲密接触的孩子,不仅在童年时成绩更好,而且在30岁时,也会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更高的学业成就。
父母能及时、恰当地回应孩子的信号,对0-3岁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种亲密关系,会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
根据华盛顿邮报引用的一项研究来看,对于3-11岁孩子来说,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对孩子的行为、幸福感没有特别的影响。
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是妈妈的状态。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陪孩子之间的冲突而感到有压力时,这种负面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也就是说,与陪伴时间相比,陪伴质量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父母的心态和情绪,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心态和情绪。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通过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人有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不可改变,所以会逃避挑战;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只要足够努力,智商会一直提高。
如果父母常常表扬孩子的智商,比如:你真棒!你太聪明了!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聪明,就会避免接受挑战。
如果父母更重视努力的意义,并且时常鼓励孩子的努力,比如:你一定做得很认真!我看到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孩子就会变得乐于接受挑战。
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
职场妈妈能带孩子孩子更多正面影响。
这项研究还发现:职场妈妈的女儿上学时间更长,更有可能找到一份管理工作,比起同龄人还会多拿23%的工资。
这也证明了模仿的力量。孩子会下意识模仿父母,你的行为举止、你做的事情、参加过的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朱莉认为,有爱又有规则的权威父母,是最理想的。而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的格兰特与格鲁克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好、懂得爱的孩子更幸福。
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首先要给他们无条件的爱。比如,当孩子放学回家,我们应该放下手机,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到我们脸上的喜悦。然后跟孩子说:
今天怎么样?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
可能我们心里最想知道的是考试成绩,但是当孩子说起午饭时,我们还是得表现出对午饭的兴趣。因为,这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关心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爱和规则中长大的孩子,体会到的是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他们会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不会刻意去满足父母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安琪拉·达克沃斯,Grit(《坚毅》)的作者,曾经分享过一条养育孩子的规则——hard thing rule。
就是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挑战。有坚毅好品格的孩子,能保持对长期目标的兴趣和努力,也更容易成功。
伦敦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规范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控制孩子的心理,更容易培养出更幸福、更容易满足的孩子。
这也是斯坦福院长朱莉要强调的一点:
我们应该学会适时放手,尝试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隐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宵禁时间、分配家务,安排他们完成家庭作业。但是,我们不能试图控制孩子的信念、想法,和情绪状态。
能接受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本质上就是冒险。
斯坦福院长朱莉,在美国版知乎的一个帖子里提到,孩子年满18岁时,都应该学会享受冒险。否则,他们永远也不会意识到,离开自己的安全区,他们能得到些什么。
孩子长大后应该能独立完成所有事情,而不是打电话给父母。
朱莉说:“如果我的孩子打电话来,我会认为他们没有掌握原本该学会的生活技能。”
教给孩子一美元的价值,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通过这种学龄前的Money Game,也教会了孩子们,是该把一美元存起来、投资,还是花在重要的物品上。
当孩子通过做家务或收到生日礼金时,鼓励孩子把拿到的现金平均分配到储蓄罐里。在每项支出之前,都做相应的计划。
有研究表明,7岁孩子养成的理财习惯,甚至会影响到成年人的理财能力。
这一点看起来跟文章不沾边,但事实证明,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有着更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也是自控力的一种表现。
在这方面,父母可以做好榜样:管理好自己的身材,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孩子才会对食物有积极的态度,而不至于严重挑食和偏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